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端子截面分析仪压缩比计算公式
发布时间:2025-09-13
端子截面分析仪的压缩比(也称为压缩率) 是衡量压接质量最核心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。它的计算公式有严格的标准定义。
根据行业标准(如国标、ISO、SAE、USCAR-21等),压缩比 的通用计算公式为:
压缩比 (%) = [ (S_c - S_f) / S_c ] × 100%
为了让您更清晰地理解,以下是每个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:
参数符号 | 参数全称 | 定义与测量方法 |
---|---|---|
S_c | 压缩前总截面积 (Total Cross-sectional Area Before Crimping) | 这是端子和电线的原始截面积之和。 1. 端子截面积 (A_terminal): 指的是压接桶(Crimp Barrel)本身的金属材料的横截面积。通常通过测量端子的壁厚和压接桶的周长来计算。 2. 电线截面积 (A_wire): 指的是电线中所有导体的总和。对于绞线,它是所有铜丝截面积的总和。 公式: S_c = A_terminal + A_wire |
S_f | 压缩后最终截面积 (Final Cross-sectional Area After Crimping) | 这是压接完成后,整个压接横截面的外轮廓面积。这是一个实测值,必须通过端子截面分析仪对制作好的切片样本进行测量得到。分析仪的软件会自动识别边界并计算出这个封闭区域的面积。 |
假设:
某端子压接桶的金属截面积 A_terminal = 0.25 mm²
电线的导体总截面积 A_wire = 2.50 mm²
使用截面分析仪测量压接后的最终轮廓面积 S_f = 2.40 mm²
计算步骤:
计算压缩前总截面积 S_c:
S_c = A_terminal + A_wire = 0.25 mm² + 2.50 mm² = 2.75 mm²
代入压缩比公式:
压缩比 = [ (S_c - S_f) / S_c ] × 100%
= [ (2.75 - 2.40) / 2.75 ] × 100%
= [ 0.35 / 2.75 ] × 100%
≈ 12.7%
结论: 该压接点的压缩比约为12.7%。
行业标准差异: 不同标准对公式的表述完全一致,但对“合格”的压缩比范围规定可能略有不同。常见的范围通常在 15% ± 10% (即5%到25%)之间,具体必须参考端子制造商给出的规格书。
“压缩比”与“密度”: 压缩比直观反映了材料被压缩的程度,但它不等于导体内部的金属密度。密度会受到铜丝变形、是否存在空隙等因素影响。
仪器自动计算: 现代全自动端子截面分析仪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自动完成这个计算。用户只需制作好样本,仪器在自动扫描、成像、分析后,会直接输出压缩比的数值,无需人工测量和计算。这确保了结果的客观性、准确性和重复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