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电流温升实验机工作原理
发布时间:2025-10-15
电流温升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:通过一个大电流源,产生一个稳定且可调的大电流,施加在被测样品上,模拟其工作时的发热状态,同时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监测样品各关键点的温度变化,从而评估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。
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核心步骤:
这是系统的“动力源”。通常由一个大功率可调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构成。
调压器+变压器:这是非常经典和常见的方式。通过一个可调的自耦调压器来控制输入电压,再经过一个专门设计的、次级线圈匝数很少的大电流变压器,输出数百至数千安培的低电压、大电流。
现代功率电子技术:在更先进的设备中,采用IGBT等功率电子器件进行逆变和控制,实现更精准、更高效的电流输出。
控制系统:核心的微处理器(如PLC或工业计算机)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电流值(例如500A),通过闭环控制,实时调整电源的输出,确保电流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极高的稳定性。
产生的巨大电流通过专门设计的低阻抗、大截面积的柔性测试导线,连接到被测样品(如充电枪、断路器、电缆等)上。
根据焦耳定律 P = I² × R,电流流过样品自身的电阻和各个接触点的接触电阻时,会转化为热能,导致样品温度开始上升。
测试的目的就是让样品在这种模拟的满载或过载工况下持续发热。
这是系统的“眼睛”。在测试开始前,会在样品的各个关键测温点(如插针、电缆压接处、外壳表面等)贴上热电偶 或布置红外热像仪。
温度传感器:将温度信号实时转换为电信号。
数据采集器:高速、高精度地采集所有传感器的温度数据,并传输给上位机软件。
实时监控:软件界面上会动态显示每个测点的实时温度、温升曲线(温度-时间曲线)以及当前的电流值。
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国际/国家标准(如GB/T, IEC, UL等)进行判断,当被测品各点的温升达到稳定状态(例如在1小时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℃)或超过最大允许温升时,测试结束。设备会自动生成测试报告,记录整个过程的电流、温度曲线和最终结果,判断样品合格与否。